大学生助学贷款利息怎么算
刚上大学的小伙伴,是不是一听到 “助学贷款” 就有点懵?尤其是 “利息” 这事儿,总有人问:“我贷了钱,毕业之后到底要还多少利息啊?”“听说上学的时候不用还利息,是真的吗?” 别着急,今天就用大白话给新手小白们好好掰扯掰扯,大学生助学贷款的利息到底是怎么算的,保证你看完就明白!
先搞清楚:助学贷款分哪两种?
咱们常说的大学生助学贷款,其实分两类: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。哎,可能有人要问了,这俩有啥区别?简单说,国家助学贷款是在学校里申请的,生源地贷款是在老家(户籍所在地)的教育局申请的。不过哦,不管是哪一种,利息计算的大规矩是差不多的,这点可以放心。
为啥要分清楚呢?因为申请渠道不一样,后续办手续的地方也不同,但算利息的时候,核心政策是一致的。所以咱们接下来聊利息,就不分开说了,统一讲通用规则哈。
上学期间,利息谁来出?
这绝对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!答案很简单:在校期间的利息,国家帮你出! 是不是很给力?
举个例子,小王同学大一申请了 8000 元助学贷款,四年下来一共贷了 32000 元。在他读大学的这四年里,不管贷款产生多少利息,都不用自己掏腰包,全由财政贴息。这期间,你只需要安心读书,不用惦记利息的事儿。
那有人会问了:“如果我中途休学,利息还由国家出吗?” 嗯,这时候就要注意了,休学期间不算在校时间,利息得自己承担哦。所以如果有特殊情况休学,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政策,免得逾期影响信用。
毕业之后,利息怎么算?
毕业那天起,利息就得自己扛啦。不过国家也挺贴心,给了个 “缓冲期”—— 毕业之后有最长 5 年的还本宽限期。啥意思呢?就是这 5 年里,你可以先不还本金,只还利息。等宽限期过了,再开始还本金和利息。
那利率是多少呢?最近几年政策有调整,目前是按照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减 60 个基点来算的。可能有人听不懂 LPR 是啥,简单说就是银行贷款的参考利率,每个月会公布一次。比如 2025 年 7 月的 5 年期以上 LPR 是 3.6%,那助学贷款的利率就是 3.6% - 0.6% = 3%。
给大家算笔账:假设小李毕业时总共贷了 48000 元,年利率 3%,宽限期 5 年。
- 第一年利息:48000 × 3% = 1440 元,这一年只需要还 1440 元利息就行。
- 第二年也是一样,还是 1440 元,因为本金没还嘛。
- 5 年宽限期内,每年都只还 1440 元利息。
宽限期结束后,就开始还本金和利息了。假设贷款期限是 20 年(在校时间 + 15 年,最长不超过 22 年),那从第 6 年开始,每个月要还的钱就包括本金和剩余本金产生的利息。具体怎么算呢?可以用银行的贷款计算器,输入本金、利率、剩余期限,一下子就出来了,很方便。
有哪些特殊情况能减免利息?
这几年国家对助学贷款的政策越来越宽松,比如 2025 年就延续了免息政策:2025 年及以前毕业的学生,今年的利息国家直接给免了!而且本金还能申请延期 1 年还,不罚息。这政策对刚毕业的小伙伴来说,真是雪中送炭啊。
另外,如果毕业后选择去基层工作,比如偏远地区当老师、支农之类的,有些地方会有利息补贴,甚至可能帮你还部分本金。具体可以问问学校的资助中心,别错过这些好机会。
算利息时,这些坑要避开!
- 别逾期!逾期之后,利息会按天算罚息,而且还会影响征信,以后贷款买房买车都麻烦。
- 升学了要及时申请!比如专升本、读研,上学期间还是可以享受财政贴息的,但得提前跟银行说,办手续变更。
- 提前还款要不要付违约金?目前政策是提前还款不收违约金,想多还点本金减轻压力的,可以放心操作。
个人一点小建议
其实助学贷款的利息真心不高,比商业贷款低多了,对家庭困难的同学来说,绝对是帮大忙的。我觉得申请的时候不用有心理负担,毕竟这是国家给咱们的福利,好好利用这笔钱完成学业,以后找个好工作,还钱也不是啥难事。
还有就是,一定要记清楚还款时间和金额,现在很多银行都有 APP,绑定一下,设置个提醒,省得忘了。有不懂的地方,多问问学校老师或者银行客服,千万别自己瞎猜,万一弄错了就麻烦啦。
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到刚接触助学贷款的小伙伴们,祝大家学业顺利,毕业之后都能顺顺利利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