贷款电话销售刚开始做压力大吗
刚入行的朋友几乎都会问,贷款电话销售刚开始做压力大吗?作为过来人,我得说句大实话 —— 压力肯定有,而且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复杂。但这些压力不是不可逾越的,今天就来好好聊聊新人会遇到哪些压力,又该怎么化解,希望能帮到正纠结要不要入行的你。
一、新人压力从哪儿来?三个躲不开的源头
很多人以为电话销售的压力只来自业绩,其实不是的。我见过不少新人,刚做一个星期就打退堂鼓,不是因为开不了单,而是被各种细碎的压力压垮了。
第一个压力源是心理落差。没入行前,可能觉得打电话就是聊聊天、介绍产品,真上手了才发现,一天要打 100 多个电话,80% 都会被拒绝,有的甚至会被骂 “骚扰电话”。这种从期待到挫败的落差,很容易让人怀疑自己。我刚做的时候,有天被客户劈头盖脸骂了一顿,挂了电话手都在抖,半天没缓过来。
第二个压力源是规则太多记不住。不同贷款产品的利率、额度、审批条件都不一样,还要区分客户资质,比如上班族和个体户的申请材料就差很多。新人往往记混,跟客户说错了又怕被投诉。有次我把装修贷的额度报成了经营贷的,幸好主管及时提醒,不然差点造成误会。
第三个压力源是团队氛围的隐形压力。看着同事们每天报单,自己却没动静,开会时都不敢抬头。尤其是月底冲业绩的时候,整个办公室都弥漫着紧张感,新人很容易觉得自己拖了后腿。我前同事小林就因为这个,每天下班都躲在楼梯间哭,最后没撑过试用期。
那这些压力正常吗?我觉得太正常了。就像学开车,刚开始肯定手忙脚乱,熟练了自然就顺了。关键是别把压力憋在心里,得找到出口。
二、压力大到扛不住?试试这三个 “解压小技巧”
新人面对压力,最容易走两个极端:要么硬扛,扛到崩溃;要么逃避,天天找借口不打电话。其实有更聪明的办法,既能缓解压力,又不影响工作。
第一个技巧:把 “大目标” 拆成 “小任务”。领导说这个月要开 5 单,听起来很难,但拆成每周 1 单多,每天只要能找到 2 个意向客户,就有机会完成。我刚做的时候,给自己定的日目标是 “打够 80 个电话,记录 5 个有效客户信息”,不管有没有成交,完成这两个小任务就不算白干。这样一来,注意力都在做事上,就没空胡思乱想了。
第二个技巧:建立 “拒绝记录本”。专门记客户为什么拒绝,是 “利息太高” 还是 “不需要”,甚至可以写下客户的语气。记到一定数量你会发现,拒绝的理由翻来覆去就那几种,慢慢就有应对的底气了。我记得自己记到第 300 条的时候,突然发现,说 “不需要” 的客户里,有一半是因为没听懂产品优势,后来我调整了介绍方式,拒绝率降了不少。
第三个技巧:找 “同频” 的人吐槽。别跟家人朋友抱怨,他们不懂这行的难处,越说可能越焦虑。最好找公司里的老员工或者同期新人聊聊,大家互相打气。我们团队有个不成文的规矩,每周五下班一起吃顿饭,谁这周被客户怼得狠了,大家就帮着想办法,比自己憋着强多了。
其实压力就像气球,你越怕它爆,就越不敢碰。不如主动戳几个小孔,让它慢慢漏气,反而更安全。
三、压力和成长是一对 “双胞胎”,熬过去就赢了
有次跟公司的销冠聊天,他说自己刚入行时,压力大到连续半个月失眠,甚至偷偷投过其他行业的简历。但现在回头看,正是那些压力逼着他成长。
为什么这么说呢?你想,每天被拒绝几十次,抗挫折能力肯定会变强;要记那么多产品知识,记忆力和逻辑能力也会提升;跟各种脾气的客户打交道,沟通技巧不知不觉就练出来了。这些都是压力带来的 “副产品”,只是刚开始你没意识到。
我自己就是个例子。以前我是个特别内向的人,跟陌生人说话都会脸红。做了半年电话销售后,居然能在酒桌上跟客户谈笑风生,连我爸妈都觉得不可思议。这就是压力倒逼出来的改变。
还有个数据想分享给大家:我们公司近三年的新人里,那些前三个月压力最大、却没放弃的,80% 在半年后都成了团队里的中坚力量。反倒是那些一开始觉得 “很轻松” 的,大多做不长久。因为销售这行,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,没有动力就很难有成绩。
可能有人会说,我就是抗压能力差,是不是不适合这行?我觉得不是。抗压能力就像肌肉,是练出来的。刚开始做不到没关系,慢慢找方法,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节奏。
聊到这儿,可能还有人纠结,贷款电话销售刚开始做压力大吗?我想说,压力大是常态,但这种压力不是来打垮你的,而是来塑造你的。就像一块铁,不经过敲打,永远成不了钢。
我见过太多新人,刚开始哭着说 “再也不想干了”,可坚持下来后,不仅收入翻了番,整个人的状态都不一样了。他们身上有个共同点,就是把压力当成 “闯关游戏”,过了一关就庆祝一下,哪怕只是学会了应对一种拒绝。
所以如果你问我,新人该不该怕压力?我的答案是,怕很正常,但别因为怕就停下脚步。试着把每天的压力写下来,过一个月再回头看,你会发现,那些曾经让你辗转反侧的事,其实也没那么难。
最后想对新人说一句:压力就像海浪,你站着不动,它就会把你拍倒;你迎着它跑,反而能借它的力,跑得更远。加油,你比自己想象的更能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