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积金交得少能贷款多少?快来看!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都在这
每个月公积金就交那么几百块,想买房子的时候,心里肯定直打鼓:公积金交得少能贷款多少啊?这钱够不够付首付,能不能支撑房贷?其实不光你一个人纠结这个事儿,身边好多刚上班没多久的朋友,都在为这个问题犯愁。今天小编就来好好聊聊,公积金交得少到底能贷多少钱,还有那些你得知道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,希望能帮到你。
先说说,公积金交得少,到底影不影响贷款?
肯定是有影响的,但也不是说交得少就一定贷不到钱。你想啊,公积金贷款额度本来就和缴存情况挂钩,交得多、交得久,账户里的钱就多,能贷的额度自然可能高一些;反过来,交得少、交的时间短,账户余额少,能贷的钱可能就有限。
那是不是交得少就完全没希望了?也不是。各地的公积金贷款政策不一样,有些地方会有最低贷款额度的规定,就算你交得少,只要满足条件,也能贷到一个基础的数额。比如有的城市规定,个人最低能贷 10 万,哪怕你交得再少,只要符合要求,至少能拿到这个数。当然了,这只是个别情况,具体还得看你所在城市的政策。
怎么算自己能贷多少?这几个方法得知道
想算清楚自己能贷多少,得先看看你所在的城市是用哪种方法计算的。一般来说,有这么几种常见的方式:
第一种是按账户余额算。很多城市会规定,贷款额度是账户余额的一定倍数,比如 10 倍、15 倍或者 20 倍。打个比方,你账户里有 8000 块,按 10 倍算就是 8 万,按 20 倍算就是 16 万。但这里有个问题,要是你交得少,账户余额自然就少,算出来的额度可能就不高。这时候你可能会问,能不能自己往账户里多存点钱?小编觉得不太现实,因为公积金缴存是有规定的,不是你想多存就能多存的。
第二种是按缴存基数和还款能力算。简单说,就是看你每个月的收入能不能覆盖房贷还款。公积金中心会考虑你的缴存基数,也就是你每个月的工资基数,然后根据这个算出你每个月能还多少贷款,再反过来推算你能贷多少总额。要是你交得少,缴存基数可能就低,能贷的额度可能也会受影响。
第三种是看缴存时间。有些城市会规定,缴存时间越长,能贷的比例就越高。比如缴存满 1 年能贷余额的 10 倍,满 2 年能贷 15 倍。要是你刚交没多久,就算交的数额不算特别少,可能也贷不到太多钱。
交得少但想多贷点,这些招可以试试
虽然交得少可能会影响贷款额度,但也不是完全没办法。小编整理了几个小方法,你可以参考一下:
- 别断缴,保持连续缴存。很多城市都要求连续缴存 6 个月以上才能贷款,要是中间断了,可能会影响资格,更别说额度了。所以哪怕交得少,也尽量别断。
- 找个共同借款人。比如和配偶一起贷款,两个人的公积金缴存额加起来,可能就能提高总的贷款额度。不过这得看你们俩的缴存情况,要是两个人都交得少,效果可能也有限。
- 了解当地的优惠政策。有些城市对低收入人群或者首套房购房者有政策倾斜,可能会适当提高贷款额度或者降低申请门槛。你可以去当地的公积金管理中心问问,说不定有惊喜。
不过话说回来,这些方法也不是万能的,最终还是得看当地政策允许不允许。而且贷款额度也不是越高越好,得根据自己的还款能力来,别因为想多贷点而让自己压力太大。
这些注意事项,你可别忽略了
算清楚额度之后,还有些事儿你得记牢,不然可能会影响贷款申请:
首先,信用记录很重要。不管你公积金交得多还是少,要是有逾期还款、信用卡欠款不还等不良信用记录,公积金中心可能会拒绝你的贷款申请,或者降低你的贷款额度。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保持良好的信用。
其次,贷款额度有上限。每个城市都有公积金贷款的最高限额,比如个人最高贷 50 万,家庭最高贷 80 万。就算你按各种方法算出来的额度超过了这个上限,也只能按最高限额贷。所以在算的时候,也得看看当地的最高限额是多少。
最后,准备好各种材料。申请公积金贷款需要的材料不少,比如身份证、户口本、购房合同、公积金缴存证明等等。要是材料不全或者有问题,可能会耽误贷款审批。建议你提前了解清楚需要哪些材料,准备齐全了再去申请。
关于公积金贷款,小编还有点自己的想法
其实公积金贷款的初衷就是为了帮助大家解决住房问题,交得少不代表就不能享受这个福利。虽然额度可能有限,但相比商业贷款,公积金贷款的利率还是低一些,能省不少利息。所以哪怕只能贷到一部分钱,也比完全用商业贷款划算。
还有个事儿小编不太确定,就是有些城市会不会把缴存比例也纳入计算额度的因素里。比如同样的缴存基数,缴存比例高的人是不是能贷更多?具体机制可能还得进一步研究,你要是想知道,可以去问问当地的公积金工作人员。
另外,小编觉得,要是你公积金交得少,在申请贷款前最好先做个预算,看看自己能承受的月供是多少,再根据这个来确定贷款额度和贷款年限。别盲目追求高额度,不然以后还款压力太大,影响生活质量就不好了。希望今天说的这些,能帮你搞清楚公积金交得少能贷款多少的问题,要是还有不清楚的,赶紧去当地的公积金管理中心问问吧,他们的回答肯定最准确。